找到相关内容578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以公益心去做佛教事业 宋代佛教的慈善事业

    外在社会幸福的达到,内外双修方为功德圆满。   僧传中不乏高僧致力于社会福祉事业的例子,较制度化的则有北魏僧?o户、僧?o粟、佛图户等,这些都是着例。对于一般庶民的救济事业则有唐三阶教化度寺的无尽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3170093595.html
  • 僧肇与玄学化的中国佛学

    心而实其照”,也是对《老子》的活用[20]。这里还涉及到“心”的范畴,以“心”为般若,也显示出佛教外在的超越向内在超越的转化,即向心性哲学的...

    麻天祥

    五明研究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1993674.html
  • 佛教价值观在隋唐价值综合中的重要地位

    诸多方面。在佛教看来,这些苦痛并非是由外在的客观原因所引起的,它是随顺个人心理上的迷执而来。就是说,有情众生不悟世界的本质是由缘而起的空,却去执着地追求、索取、占有,必取之而后快,享之而后乐。然而,...

    赵馥洁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493688.html
  • 虚云戒制思想及其实践析论

    勉强,遑敢望其能弘扬乎?”[[2]]虽然这些仅系部分僧人所为,但也表明传统戒律而非人格自律已难以外在地约束他们[[3]]。   佛教的危机,引起了僧界的重视,有识的高僧大德们纷纷提出补时救弊的主张,...

    陈金凤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294095.html
  • 放生·放死

    当代著名画家叶浅予先生对于天目山有这样形象的写照“人言名山僧占尽,荒山废寺谁问津,若非和尚勤护卫,何来天目古杉林”僧侣们修学佛法,注重内心的清净、平和,同样注重外在环境的清静庄严,以整洁、协调的自然之态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佛教视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85294625.html
  • 问: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?

    真如,虽然会受外在的影响而有污染的情形,但是法身自性是清净不变的,具有无数无量的微妙功德,可以无声无灭,澄明虚空,一览无遗。这个真如本性是一切有情万物众生平等共有的,与一切法不一不异,任何人都可以不假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2/08235395021.html
  • 大慧宗杲与士大夫禅学

    秋毫利害,聪明也不见,灵利也不见,平生所读底书,一字也使不著。”俗学只能增加人的外在知识,官位只能增加人的自我执著,而无助于于心灵的解脱,所以读书越多,无明越多,官位越高,人我越大。   汪彦章...

    刘立夫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0295193.html
  • 法界缘起论

    “无表业”;而将三业中的身业和语业称为“思已业”,认为其体性为“色法”,是他人看得见、听得见的,故属于“表业”。后来的法相唯识宗对此又有不同的看法,认为意业虽然没有外在的表现,却能于内心自我表示,故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55195628.html
  • 法相唯识学

    上述六义,方成种子。能兼具者,唯阿赖耶识中能变现万法的潜能,至于外在的谷麦等种,并非真实的种子:“唯本识中功能差别,具斯六义,成种非余。外谷麦等,识所变故,假立种名,非实种子。”   种子就其善恶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110795791.html
  • 擅用工具的动物:红毛猩猩会用树叶吹口哨

    在一起,将身体隐藏其中看上去就像一个废弃的保龄球,它会将八只爪子露在椰子壳外在海底缓慢地爬行。这项最新研究是第一次证实无脊椎动物懂得使用工具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|素食|环保|拯救地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61295884.html